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15873222055
发布时间:2023-10-23 17:39:33 人气:580 来源:本站
近年来,各地大力开展光伏电站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与传统项目相比,光伏电站的项目管理具有特殊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容易出现问题。光伏电站项目往往建在人口稀少、施工条件艰苦、安全风险高、交通不便的地区。一旦发生材料和设备故障,往往需要停工整改,严重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因此,准确识别危险源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光伏电站要推进的主要任务。为此,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应进行创新与完善,要对工程施工、机械运用等环节进行详细监督,以此满足建设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需要。
对于光伏电站项目的施工工作,涉及的主要施工项目包括基础、电气、房屋施工等,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相对恶劣,施工人员条件相对艰苦。主要在高空、地下和基坑等危险区域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大型机械设备,参与施工的人员数量众多,施工人员类型复杂。由于光伏电站项目施工工作的特殊性,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环境特殊,在实际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危险事故。危险事故主要包括高空坠落、危险物体打击、地面塌陷、机械设备损坏、机械设备触电等,这可能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会给光伏电站项目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光伏电站正式建设之前,需要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预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结合行业里的先进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危险源应对措施,降低施工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水平,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利益。
第一,早期培训较少,难以满足技术人员的专业需求。光伏电站建设难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在满足国家基本施工准备要求的前提下,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第二,对于现场管理,很多管理人员忽视了员工的日常管理,没有明确员工的着装标准和防护措施,导致很多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无法按要求穿戴防护装备,这对工人的施工安全非常不利,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第三,施工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施工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保证施工周期和最终质量的关键。如果防护设施建设不能达到要求或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就很难在质量上达标,也很难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根据中国的施工标准,施工单位需要划分不同区域,并在施工前设置警示标志。目前我国依旧存在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没有提前设置警示标识等情况,这不仅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造成区域混乱,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光伏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 火灾、爆炸
施工现场造成火灾、爆炸的原因主要有:
1.易燃、易爆物料使用、储存不符合要求;
2.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消防设施缺乏或者配置不合理;
4.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
5.气瓶违规存放,或缺失安全附件。
光伏电站工地许多临时建筑采用木材、油毡等易燃物品搭设临时设施耐火等级低,容易发生火灾。还会使用、储存诸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氨酯软质海绵、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用可燃、易燃物品,这些物品一旦接触明火,极易引起火灾。
另外,金属切割、焊接作业可能使用工业气(丙烷),乙炔气和氧气,这些工业气体都是高压瓶装,易泄漏发生火灾、爆炸。
2) 电气伤害
1.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缺乏,施工用电作业、外电线路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电气伤害;
2.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不符合要求,配电箱、开关箱配置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触电伤害;
3.现场照明系统的设置与保护不符合要求,配电线路的设置或材质不符合要求,电器装置与变配电装置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电气伤害;
4.未避开雷雨天气施工或避雷装置不符合要求,手持电动工具作业保护接零或电源线配备不符合要求,焊接作业工人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电气焊作业电焊机的安装不符合要求,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
光伏电站工程自身特点决定了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电焊作业,作业多为手工电弧焊,在焊接工程中有大量的熔渣四溅,一旦遭遇可燃物,易发生火灾。同时,电焊作业避免不了要拉临时用电线,作业现场环境和场所潮湿,由于电源线敷设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易引起触电事故。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起重机、搅拌机、卷扬机、电焊机等大型用电设 备,由于这些电气设备且多为露天放置,容易发生故障。主要表现在电气 绝缘层容易磨损,电气负荷容易超载,线路短路,接头压接不紧密,线路电流过大,会发生漏电触电事故,严重者会发生重大起重伤害事故。施工期因临时用电存在乱拉接线现象,或拉线时线路交叉,接头处未采取绝缘处理,会发生施工人员触电、火灾等危险。
3) 机械伤害
造成施工过程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1.管理不符合要求;
2.钢筋冷拉作业不符合要求;
3.拌和作业中搅拌机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4.打桩作业中打桩机的安装和操作不符合要求。
光伏电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果使用方法不当,防护不到位,易引发机械伤害。
4) 车辆伤害
司机无证驾驶或驾驶超速;工地上道路不平或下雨路滑;疲劳驾驶、违章驾驶或酒后驾车;安全色标、安全标志和防护措施缺乏等,均可能造成车辆伤害。
光伏电站工程大型设备及材料,都需要用汽车运到现场,数量、重量很大,新建道路很难承受重载运输车辆,处置不当会发生陷车、翻车事故。
施工现场虽然分布很广,但有效作业面积却狭小,通道不畅,个别地方很难按照标准要求设立环形消防通道,但在这仅有的通道上,有时还放满了钢筋、水泥等材料,来往大型运输车辆、起重机械交织在一起,难免会发生碰撞。若运输车辆转弯不当,或驾驶失误,会发生碰撞、翻车事故。
5) 灼烫
焊接作业工人无个体防护或不符合要求,造成火焰烧伤;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体或者设备,均可能造成灼烫伤害。
6) 物体打击
施工过程造成物体打击的主要原因有:
1.人工基坑开挖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或缺乏垂直作业上下隔离防护措施;
2.人员与物料到达工作平台的方法不合理;
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4.安全网防护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5.卸料平台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6.防护棚、防护门等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7.吊装构件堆放不符合要求;
8.进入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不符合要求;
9.安全网封闭不符合要求;
10.“四口”防护不符合要求;
11.立体交叉作业时,若指挥不当、方案不周或违反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上方作业人员失误掉落工具、零件等引起物体坠落造成打击或砸伤。
7) 起重伤害
施工过程造成起重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1.吊车作业中脱钩;
2.吊车作业时吊物挤、撞、打击伤害;
3.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引起重物坠落;
4.吊车失稳倾翻;
5.吊车运行或回转的金属结构机体对人员造成夹挤伤害;
6.人员在离地面大于2m的高度进行的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的伤害;
7.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引发的触电伤害。
8) 高处坠落
施工过程造成高处坠落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1.基坑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缺乏垂直作业上下隔离防护措施;
2.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
4.脚手架基础不能保证架体的荷载;
5.脚手板铺设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6.架体稳定性及架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7.人员与物料到达工作平台的方法不合理;
8.高处作业员违规如不按要求系安全带、注意力不集中、随意攀爬阳台等非规定通道;
9.安全网防护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10.临边与“四口”防护措施缺陷;安全标志的管理不符合要求;
11.拆除脚手架、井字架、塔吊或模板支撑系统时无专人监护且未按规定设置足够的防护措施;
12.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的人员擅自从事高处作业;
13.进行交叉作业时,若指挥不当、方案不周或违反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光伏电站工程设备的安装、空中架线等涉及高处作业和交叉作业,若作业人员防护不到位,严重违反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定,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9) 坍塌
施工过程造成坍塌危害的主要原因有:
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缺乏或者不符合要求;
2.临边防护措施缺乏或者不符合要求;
3.基坑排水措施缺乏;
4.雨期施工未对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未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
5.积土料具堆放或机械设备施工不合理造成坑边荷载超载;
6.脚手架荷载超载或堆放不均匀;
7.模板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不符合要求。
10) 淹溺
基坑未设维护栏、开挖预留下水道通道、排污池等未设防护可能造成人员淹溺事故。
11) 噪声
施工中的震捣棒、切割机等可能引起潜在的噪声性耳聋。
12) 粉尘、烟尘、光辐射
水泥搅拌、金属切割、焊接可能造成尘肺病。
光伏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会产生粉尘,使用金属切割、焊接作业会产生烟尘、光辐射,运输、吊装产生噪声等。
13) 恶劣气候与环境
电站建设不利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雷电、暴雨、大风、内涝、地震等,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
14) 施工管理缺陷危害
工程施工作业过程,是个复杂系统的管理过程。如果各种设备、预制件、建筑材料的运输、存放、保管,和施工力量的调配等计划不周,现场管理不善都会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施工单位及分包单位较多,如管理不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等会影响施工安全,若因管理不善、计划不周,导致抢工期、赶进度,分项工程不达标,会引起运行期地基沉陷、坍塌等事故;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若未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施工单位违章操作、未按设计严格施工造成安装不良、建筑物不达标,给安全带来隐患。
15) 混凝土系统危险分析
光伏电站工程施工期间一般设有混凝土拌和站。主要由搅拌系统、骨料供给系统、计量系统、控制系统和外配套设备组成。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高,混凝土搅拌站作业条件复杂,工序繁琐,施工工艺存在很多的危险有害因素。
1.料棚垮塌事故:混凝土拌和站内骨料堆棚,由于安装时选材未达到要求,安装质量不够可能存在焊接、防腐等问题,遇到大风气候或在使用过程中料棚被车辆撞坏均有可能引起料棚垮塌事故。
2.坍塌事故:水泥罐在打入时因为气压过大造成坍塌、顶帽爆裂飞落造成的事故。大风、大雨、雷电等原因引起机械设备刚度、强度、稳定等性能下降,而未经检验,修复继续投入使用,造成结构损坏或整体失衡倒塌。
3.上料埋人事故:当料仓发生堵料,工人在上仓清堵时,未采取隔防和放置警示标牌,有可能发生上料车上料埋人的事故。
4.高空坠物伤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机率很高,混凝土搅拌站主要存在于料仓处,上料过多造成溢料坠落伤人。
5.作业人员使用振捣器作业时,没有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或湿手接触电器,发生触电事故。
6.泵机爆管喷料:混凝土泵机比较容易发生堵塞,在泵机堵管时,在排堵过程中可能发生喷料伤人事故。
光伏电站工程吊装作业特点是起重部件大,又受到大风、大雨、暴雪等恶劣环境,更容易引发起重伤害事故。
16) 雷击
防雷设计不合理、安装不规范、冲击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直接雷击和雷电感应过电压的侵入均可引发人员伤亡、设备受损或燃烧爆炸等事故。开关站(升压站)设备、构架、建筑物、运行人员等都有可能遭受雷击危险;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雷电流的热效应还能引起电气火灾及爆炸。
光伏电站出线回路较多,进出室内的电缆在远处遭遇直击雷,强大的雷电流则沿着该电缆传回电源,可能对电源控制设备产生毁灭性的破坏;直击雷防护系统引下线的周围形成的瞬变磁场,使附近电缆最大限度得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沿着电缆传输至设备,并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雷击还可能对监测系统线路终端的低压设备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17) 森林草原火灾
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较多。长期的天气干燥导致地面温度持续升高,易引起森林物质自燃,人为原因或雷击也可以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施工、生产中的用火不慎可能引发火灾或森林火灾。对于水电站来说,从电站引出的高压线距离树木过近,引起放电也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
森林火灾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① 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
② 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条件;
③ 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
山地光伏电站工程区域主要为山顶,部分区域草木茂密,植被较发育,工程建成后,区域内从事的施工、生产、生活活动增加,人为原因(如吸烟等)产生森林火灾火源的概率增大;若建设征地过程中与当地居民未能妥善协调,也可能导致人为蓄意纵火。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若扑救不及时,将有可能对电站施工生活场地、生产设施及设备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若火灾蔓延到枢纽区和厂区,将严重威胁电站的施工进度或运行期电站安全运行。
热线电话
1837135404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873222055